民航局召开雷雨保障工作研讨会
吕尔学指出,2018年,民航各单位通过加强源头管理、改进标准、优化机制、压实责任,切实做到“一个航班一个航班地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雷雨保障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机制、制定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打造了强有力的协同机制、开展了强有力的督导检查,全国航班平均正常率达80.13%,创2010年以来历史新高;在6~8月雷雨季,平均航班正常率达73.36%,同比提高19.06 个百分点,得到广大旅客和社会各方面的普遍肯定。今年以来,全国民航运行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截至5月20日,全国航班正常率为81.65%,但雷雨季即将来临,全国天气形势更加复杂,航班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重大活动影响预计进一步加大,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保证航空安全,提升运行效率,强化真情服务,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吕尔学要求,雷雨季节保障是对民航综合保障能力的全方位检验,要认真研判,充分做好雷雨保障各项准备。机场要切实承担起航班正常组织协调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研判决策、工具支持,充分发挥协调机制作用,并加强总结分析,全面推进以运管委为核心的协同联动机制和A-CDM建设。航空公司要切实承担起航班正常主体职责,科学编排航班计划,实时监控运行状态,严格落实计划动态调整方案,提高绕飞雷雨合理性,全面提高航班运行管控和航班延误处置能力。空管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航班正常保障责任,全面提升气象服务和流量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深化推广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经验。地区管理局、监管局要切实承担起航班正常监管责任,加大日常监督管理力度,督促运行单位对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大面积航班延误处置进行评估分析,全面强化大面积航班延误下的组织保障和事后分析。
吕尔学强调,雷雨季也是民航运输生产旺季,民航各单位要始终践行“发展为了人民”理念,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确保安全能力与保障能力相适应,确保安全态势平稳可控,扎实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今年全国千万级及以上机场将全部完成运管委和A-CDM建设。随着部分主要机场A-CDM相继投入使用,民航各运行主体主动意识增强,空地协同放行、航班分类处置等六大协同机制得以确立,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得到提高,推动了智慧机场建设。
研讨由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主办,民航局相关司局,各地区管理局,主要运输航空公司和千万级机场公司,地区空管局和中航协、民用机场协会等相关负责人参加研讨。有关单位围绕机场运管委机制建设和A-CDM建设应用、雷雨保障组织督导、大面积航班延误处置、航班计划动态调整、等进行了专题发言,并进行了分组讨论。
冯正霖指出,人才培养是立足长远、面向未来的一件大事,对国产民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签署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发挥民航行业优势和民航教育系统优势,推动“国产商用飞机”进入民航院校,为国产民机的研发制造和运行保障提供人才支撑和良好环境。他强调,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也是国产民机发展的生命线,双方要携手助推国产民机事业发展,着力推动国产民机“飞起来”、“走出去”、“强起来”,提升国产民机特别是国产大飞机安全可靠的品牌信誉度,打造“航空公司爱用、飞行员爱飞、乘客爱坐”的国产民机。要合力做好国产民机人才培养,要面向未来、立足需求、广开渠道,实现合作共赢。他提出,合作的效果关键要靠人来检验,最终要看能否形成行业和社会支持国产民机的良好氛围。双方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落实机制、营造良好氛围,共同推进合作任务落实,推动国产民机事业发展和民航高质量发展。
贺东风感谢民航局对中国商飞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他表示,中国商飞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把人才作为中国商飞强业、强企的重要基础,重视抓好上岗培训、资质管理、标准建设等,强化质量安全意识。未来,中国商飞将利用公司在大型客机、支线飞机上研制和商业化运作的成功经验,借助民航局直属院校和科研院所学科专业优势,全面加强国产民机人才培养,奋力谱写新时代大飞机事业新篇章。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民航局和中国商飞将通过联合开展宣传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方式,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国产商用飞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试验试飞、运行支持等各类人才,提升对大型客机国家战略和大型飞机重大专项的认识,加深对商用飞机产业规律和发展现状的了解,促进社会各界形成理解、使用、接纳、欢迎国产商用飞机的良好态势,助力国产商用飞机成功运营。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转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