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推进船舶水污染智能化防治航道全覆盖
去年底,常州市开始实施了船舶水污染智能化防治工作,范围仅限于境内干线航道,而自今年4月份起,这项工作将在全市所有航道范围内推进,有望年内实现全覆盖。
近日,该项工作旨利用信息化平台通过监测统计船舶污染物送交量、接收量、转运量和处置量,运用大数据分析船舶污染物流量流向;结合船舶基本信息、通航信息、靠泊信息等,运用大数据分析船舶污染物理论上岸量和实际接收量,评估船舶污染物应收尽收率、监管船舶污染物排放行为、实施禁排区管理等,为增强行业监管和实施精准执法提供支撑,有利于内河水环境保护。
目前,全市所有航道沿岸港口企业有160多家,干线航道沿岸为20多家,只占一小部分,不仅如此,大多数小规模企业都存在于非干线航道周边。这些企业的环保和水污染防治意识相对比较差,原先的设施设备基础也薄弱,加上数量众多,推进难度将会比干线航道大很多。为此,3月份以来,市港航部门积极加强联络和宣传,很多企业的意识有了巨大改变,为今后的工作铺平了道路。
非干线航道船舶水污染防治智能化工作的推进,标志着我市即将实现全航道污染防治无死角“监控”,为打造“畅通美优“的绿色航道奠定坚实的基础。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转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