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庐:中国最美县争创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示范县
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成果,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通过典型引领,带动创新发展,大力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取得哪些成效,积累哪些经验?浙江交通官微将陆续推出桐庐、临安、温州特色经验举措,敬请关注。
“以前下山需要搭车或者自己包车,到山脚如果包车的话,单趟就得60元,还不包括去镇上的路费。现在一趟车直接到达分水镇,也就4元,别提多方便了。”桐庐县海拔最高的偏远小村大山自然村通公交了,村民毛吉林特别兴奋。连日来,桐庐县陆续开通多个自然村的城乡公交,切实方便农村百姓出行,受到当地百姓热烈欢迎。
2017年6月,交通运输部确定52个县(区、市)为首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县(区、市),浙江省桐庐县、临安市入选。
省交通运输厅、杭州市交通运输局深入指导桐庐县结合自身特色,制定试点方案,推进试点实施,宣传试点经验,围绕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建设、城乡货运物流服务一体化建设“三大建设”的目标,以交通运输转型发展为主线,着力推动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打造中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示范县提供桐庐方案。
桐庐将“四好农村路”作为优化城乡环境、激活发展能量、擦亮城市品牌的系统工程、民心工程、惠民工程,深化美丽公路建设成果,成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省“美丽公路”建设样本。目前,全县全部183个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通客车比例、直接通邮比例、通快递比例均达到100%,中心城市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乡镇快递服务网点覆盖率、城市建成区路网密度和道路面积率均符合要求比例。
桐庐发挥快递品牌优势,在引领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方面示范领跑。建立电子商务服务、智能物流服务、跨境电子商务等多领域多形式合作机制。目前已达成“农村淘宝全覆盖”,下辖183个村庄全部设立村级服务站点,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农村淘宝”全覆盖的县域。体制机制创新示范方面,通过桐商大会的形式,鼓励民资参与交通投资建设,以快递产业链回归为特色的桐商(浙商)回归工作方兴未艾。截至2015年,“快递桐庐帮”先后回桐投资成立了16家企业和项目,总投资达25亿元。2018年,由中通快递集团投资20亿元建设的中通云谷项目又落户桐庐,成为推动桐庐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强劲力量。
抓好“3+1”,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
“3+1”,即造好城市之路。优化路网结构,建好城区道路,目前桐庐城区主要道路网里程达157.6公里,主干路已具规模,支路网覆盖密度也较好;规划“四横、四纵”的长达169.7公里的绿道总布局,目前已建成100余公里;在城区设置138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覆盖公共自行车共3574辆。造好城乡之路。加快推进一批在建项目进度;以打造“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为载体,推进全县“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推进4A级及以上景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农家乐示范村的农村公路建设,改善断头路,截至目前,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901公里;全面推行农村公路网格化巡查管控机制,我县建立了“以县为主、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行“路长制”“段长制”,将公路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综合考核。造好水上之路。累计投资10.69亿元,完成富春江桐庐段水环境整治工程等项目;开通“富春山居图实景游-诗画富春江”水上旅游项目;按照全县旅游码头(靠泊点)布局规划,推进一批码头建设。目前,全县共有内河航道里程59.85公里,港区共计使用港口岸线1942米,年客运量26万人次左右。建好客运场站。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对全县客运站场进行规划和建设。截至目前,建成三级农村客运站10个,乡镇港湾式停靠站218只,简易站110只,农村招呼站牌1543块,实现建制村公交基础设施的全覆盖;全县城区城乡公交车辆均实现按站点停靠。完成一批公交首末站的提升改造工作,开展智能公交项目建设,实现城区公交手机移动支付全覆盖。
抓好“一项改革”,走好“两条线路”,实现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
桐庐着力抓好企业体制改革。将原先21家农村客运企业兼并重组成4家汽车客运有限公司,实现农村客运行业区域化经营和公司化运作。改革后,四大客运公司年服务人次2500万,投入中级营运车辆217辆,增加20.5%;车辆座位数5822座,提升12.6%,运力配置合理提升并向中高档发展,企业服务功能明显完善。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以城区公交为一级网络枢纽,以四大农村客运区域为覆盖的二、三级城乡客运网络布局。2014年至2018年连续五年荣获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5A水平。
桐庐县完善城乡公交财政补助机制,走好票价惠民线路,基本实现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目标。推出城区公交投币1元、持桐庐县市民卡或公交IC卡刷卡优惠乘车、全县城乡公交“12公里范围内1元、县域范围内5元封顶”等优惠政策。此外,与杭州市民卡中心对接,公交全面安装刷卡系统,实现桐庐与杭州市民卡系统的互通互联。据统计,优惠政策出台以来,桐庐公交刷卡率达95%以上、日均2.5万人次。并进一步推出桐庐籍残疾人、浙江省义务献血荣誉证书获得者、烈士遗属等人士城区免费乘车的优惠政策。
走好公交服务线路。突出农村三级线路的开通和延伸,提高自然村通达率,并开通重点乡镇、街道与县城的直通线路。截至目前,全县拥有客运一级网络城区营运公交线路29条,二级客运线路38条,三级客运线路30条,“干支相连、冷热互补、衔接畅通”的农村客运网络成型,实现全县183个行政村通达率100%。开通并延伸优化乡镇公交线路36条,解决了79个较大自然村通车问题,惠及群众4万余人。还引进47辆新能源公交车,桐庐进入新能源公交车的时代。
打造“一个基地”,推进“两项工程”,实现货运服务一体化
桐庐积极打造现代物流基地。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助,帮扶龙头货运企业,实现货运行业转型升级新飞越。如投资8500万元建成桐庐现代物流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管理服务、信息服务、专线服务、仓储服务、车源服务等多个服务平台。同时,构建“一级物流中心+二级物流中心+直达配送站点”三级结构的物流空间结构体系。完成大运横村货运网点、大运钟山石材、蜜梨货运网点、大运富春江镇营业部及大运新合老区营业部5个农村物流网点建设。
同时,桐庐重点推进资源整合工程和快递服务工程。一方面,利用乡镇客运站、邮政设施设立小型快件集散点,推动交通运输企业与邮政企业开展政策共享、资源整合、平台共建等有偿、互惠合作,全县货运物流规模逐步扩大。综合运输体系日趋平衡完善,公路、水路无缝对接,协调发展。2017年全县水上货运总量达1055.65万吨,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一方面,加强邮政普遍服务设施建设,推动村邮站信息化改造,推动村邮站一站多能转型。全县目前有15个快递品牌企业,设置62个快递营业网点;邮政企业设置17个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局所,建设完成193个村邮站、350个村邮乐购点,基本建成覆盖乡镇、行政村的邮政普遍服务和快递服务网络。同时,借助“四好农村路”同步布局物流网络,县交运局出台相关补助政策,会同邮政及县内快递企业打造精品物流网点,为“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繁荣打下基础,农村物流网点实现全覆盖。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转602







 
 
 
